<nobr id="pqrqo"></nobr><bdo id="pqrqo"><progress id="pqrqo"><bdo id="pqrqo"></bdo></progress></bdo><menuitem id="pqrqo"><progress id="pqrqo"></progress></menuitem>
<menuitem id="pqrqo"></menuitem>
<menuitem id="pqrqo"></menuitem>
<menuitem id="pqrqo"></menuitem>
  首頁古雷動態工作信息      
背景:
閱讀新聞

古雷港經濟開發區建設發展系列報道之一


[日期:2016-05-18] 來源:    作者: [字體: ]

古雷石化基地是全國七大石化基地之一。近年來,漳州市委、市政府舉全市之力加快推進古雷發展。當前,國家和省委、省政府明確支持古雷石化基地發展,國內外一批大型石化企業爭先入駐。古雷石化基地正朝著技術領先、安全環保的世界一流現代化臨港石化產業基地邁進。

  今年五月是古雷開發區的“招商月”。為深入宣傳古雷高起點規劃建設、持續擴大有效投資、積極營造優越營商環境的做法和舉措,提升古雷石化基地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本報派出古雷石化項目專題采訪組,深入一線采訪,從今日起推出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東經117度50分,北緯24度,這是古雷在世界版圖上的坐標。這方熱土雄踞中國東南,東望臺灣海峽,因海浪擊石似鼓、響聲如雷而得名。

  從空中俯瞰,古雷半島猶如一把“金鑰匙”,閃耀在海天之間,開啟著一個時代的光榮與夢想。

  這里是中國七大石化基地之一,是全國唯一的臺灣石化產業園區。它的成長始于十年前的初夏——2006年4月,福建省政府批準設立福建漳州古雷港經濟開發區。

  十年磨一劍,今朝展風華。以新理念、新思路引領新發展,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如今的古雷正朝著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超大型現代化臨港石化產業基地加快邁進!

  以世界眼光謀劃世界的古雷

  “古雷發展石化產業,至少有資源、區位和政策三大優勢。”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文基認為。

  資源——作為全國八大深水良港之一,古雷港水位最深可達38米,平無礁石、不淤不凍,可建30萬噸級油品碼頭3個。

  區位——居于廈汕兩大特區之間,海上距臺灣高雄僅165海里,距香港僅230海里,承東啟西、溝通南北、通江達海,是產業轉移、市場開拓、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黃金區域”。

  政策——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下,古雷迎來了政策疊加的最大機遇。2010年5月,國家發改委將古雷開發區確認為臺灣石化產業工業園區,并賦予臺商投資項目核準特殊政策;2012年7月,省政府出臺《關于支持漳州石化基地加快開發建設十二條措施》,給予古雷“十二分”支持;2014年,古雷開發區被確認為全國七大石化基地之一。這一切,為古雷的發展提供了極為廣闊的平臺。

  機遇前所未有,壓力如影隨形,動力更加強勁。

  從某種意義上說,古雷不僅是漳州的古雷,更是中國的古雷、世界的古雷。陳文基認為,古雷要大發展,規劃一定要大手筆、大氣魄。

  如何推進規劃?漳州上下形成共識:“立足古雷,放眼世界;胸懷世界,建設古雷”,樹立超前意識,發揮引領作用,以世界眼光描繪宏偉藍圖。

  世界眼光要有世界站位。一份概念性規劃,全球范圍“招賢”。面向國內外公開引進高水平規劃設計力量,古雷好中選優,整合優化。醞釀數載之后,2015年10月,《古雷開發區總體規劃》完成初稿,“一軸三帶,一城五心五組團”,勾勒起了一座定位清晰的石化城。

  世界眼光要對標世界先進。幾年來,古雷外出“取經”,“拜師”新加坡裕廊、臺灣麥寮等世界級石化基地,著重以裕廊為標桿,全力推進煉油乙烯一體化、物流運輸一體化、公用工程一體化、安全環保一體化、管理服務一體化,一躍成為世界為數不多、全國首個封關運行管理的石化產業園區。

  世界的古雷令人期待。按照總體規劃,到遠期(2026年至2030年),古雷將實現規模工業產值6800多億元,公共財政收入470億元以上,成為漳州最強大的增長引擎、福建石化產業跨越發展的新龍頭。

  按一流標準打造一流的產業

  5月10日,記者在古雷采訪的當天,古雷迎來了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的考察團。

  半個月前,這家總資產達3000多億元的百年企業才專門到古雷考察了一圈。為何短時間內再來?企業負責人的話語頗令人回味:“這里是國內外難得的、適合發展煉化一體化和石化產業集群的專業園區。”

  在各地“搶”項目的今天,古雷的魅力可見一斑。

  “魅力源于實力”,古雷有關負責人表示,“古雷正用一流標準打造一流的產業”。

  在宏闊的產業畫卷上,古雷的筆觸鏗鏘有力

  惜地如金,科學“留白”。園區土地有限,可謂寸土寸金。從建區伊始,古雷就將節約集約用地擺在了首位,堅決按項目用地規劃辦事,進一步留足發展空間。充足的土地儲備吸引了“千億級”的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于去年底正式落地。目前,古雷仍有近160平方公里土地可供開發。

  優選項目,調高“門檻”。“任何一個不適宜項目的進駐無異于與未來發展搶空間”,開發區經發局局長郭淑彬介紹,以投入產出、生態環保等為指針,古雷在招商選資上下足了工夫,10億元成為項目“標配”,單個項目平均投資額達到50億元。

  鑄造鏈條,抓緊“補短”。有產業,卻沒資源上游;有產值,卻沒核心龍頭。針對產業現狀,古雷給自己開出了藥方——“抓龍頭、鑄鏈條”:主動對接荷蘭皇家殼牌、德國巴斯夫、美國陶氏化學、艾克森美孚等世界500強石化企業;全力引辦臺灣具有技術和市場優勢的石化中下游產業項目和國內專業中下游配套企業。

  如今,古雷港經濟開發區基本建成PX、PTA等一批石化項目,總投資近200億元,并簽約古雷煉化一體化等大型石化項目,總投資超千億元。

  “打造一流產業,我們越來越有信心。”郭淑彬深有感觸地說。以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為例,一個大“油頭”將帶來完整的產業鏈,確保由原油衍生的各種化工原料,在園區內被“吃干榨凈”。預計到2030年,古雷的煉油、烯烴、PX的生產能力將分別達5000萬噸/年、 500萬噸/年、580萬噸/年,總產值超過10000億元。

  產業的鍛造,讓世界的目光聚焦年輕的古雷。臺灣《工商時報》一文專敘古雷,標題醒目奪人——《石化的未來在古雷》。

  用融合理念建設魅力新城

  一個大型工業基地的興起,必然伴隨著農耕文明加速向工業文明轉軌、農民加速向市民轉變。

  “產業是動力,城市是載體”。在古雷這片土地上呆了數十載,陳文基經歷了許多的“從無到有”。在他看來,假如沒有石化產業,古雷就缺乏發展的生機與后勁;但是沒有城市相伴,產業的發展也會缺少平臺、縮小空間。

  如何做好產業與城市的良性互動、融合發展,事關社會穩定,事關古雷大局。 (下轉第七版)

  2014年9月,漳州市委十屆八次全會明確提出,加快規劃建設古雷港經濟開發區等四大產城良性互動的經濟增長極,為古雷產城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

  由市規劃局牽頭,古雷邀請廈門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在全市第一個編制產城融合協調發展規劃,推進“產業、城市、港口、生態”四位一體、協調發展。

  “沒有安居樂業的配套,就留不住人,產業發展難以為繼,產業轉型升級也將淪為空談。”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章洲說,著眼于此,古雷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享安居:幾年來,累計完成投資128億元,高標準建設240萬平方米、245棟近2萬套安居房,全部完成二次裝修并如期交房,同時配套幼兒園、小學、中學、銀行、超市、農貿市場、社區醫療服務中心以及文體活動設施等,讓搬遷群眾“拎包入住”一步到位。

  ——保安全:堅持生產生活兩分離,加快建設安全檢查站,一期工程于2015年10月啟動建設,主體工程今年第二季度將全部建成。屆時,進出古雷半島的車輛、人員都將進行有效監管,進一步提高安全指數。

  ——促通暢:百億元投入,新港城配套道路、沿海大通道、緯五路、次五路、岱仔連接線、杏仔路與海順德路連接線等道路加快建設,從山、從海出發,古雷一路坦途,向前邁進。

  產城互動,不僅催生了新港城,也改變了古雷人。越來越多的古雷農民“洗腳上岸”,在新港城安家就業,過上了新生活。

  26歲的古雷港口村村民林玉蓮,六年前進入了騰龍芳烴公司,成為一名行政職員。像她一樣,如今在騰龍芳烴工作的古雷人已經超過了20個。

  新港城內,美女老板劉慧梅,經營著一家名為“慢生活”的咖啡吧,對于目前的一切,她說:“從村里來到城里,家的味道沒有變,我喜歡這個新‘家’。”

  不忘昨日的來處,認清明天的去向,這里是家,也是未來所在。此刻,古雷的美好才剛開始…… (記者葉明義吳鵬舉蘇雄鋒林誠毅 通訊員鄧家強 本報記者 游斐淵 攝)

收藏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新聞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亚洲人成影院
<nobr id="pqrqo"></nobr><bdo id="pqrqo"><progress id="pqrqo"><bdo id="pqrqo"></bdo></progress></bdo><menuitem id="pqrqo"><progress id="pqrqo"></progress></menuitem>
<menuitem id="pqrqo"></menuitem>
<menuitem id="pqrqo"></menuitem>
<menuitem id="pqrqo"></menuitem>